廣公行持語錄(八)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廿三日冬至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靜坐,是坐無色相,不是滯靜。離一切相,心無所著,才是靜坐的意義。由這清淨空無色相中,行、住、坐、臥尋得一不著一切的法,心無所貪戀、愛著,而走出生死,入解脫之道。」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廿八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在客堂對香燈師與某某師開示:「修行人絕對要利他,也唯有一切利他的苦行功德,才能脫出人我的限囿,離我相的一切顛倒想、貪想、愚癡想,以及因執私我相,所起的種種煩惱,也由是漸漸得解脫,自性中無量三昧漸現前,也惟有如此,一切以利他功德為前提,一切以脫眾生苦厄為懷,則自身無事,心胸漸寬。
「我們打鼓時,念『公事辦,公事辦,公事辦完辦私事』,就是不可人勞我逸,只圖自己念佛、拜佛、誦經,這些是屬私人的事,若不發心於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顧自己的念佛、拜佛,這樣的修持,乃是執我相,心地只有越來越窄,一輩子無法解脫。反之,將身心奉常住,為眾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這樣,雖然沒時間拜佛、誦經,但一切的經藏已在其中,則智慧漸開,心胸漸廣。」
「早晚兩堂課誦若能專精,則身心漸定,智慧得開,能成就祖師,不可忽之。觀世音菩薩也是精熟課誦,再發心入廚房當飯頭,知道如何將廚房的勞務化為功德之事,作為佛事之修持,否則,經咒不習,一味貪著自私,不能將廚房事化為佛事功德來修持,雖煮一輩子的飯,也難出頭,因為因地上不正確,只會徒增煩惱。」
「出家人一切無事,住在自己的寺廟,安住自己的本份,隨緣利益眾生,否則即超越本份。若與信眾牽扯,雖名為度眾,實為塵勞之事,這樣的度眾方法,不但永遠度不完,且本身亦會被牽入塵勞煩惱中。」
「心若至誠,則念佛時,不但有異香華光的瑞相,即使在山中,以三根草為香柱,也會發出香味來,佛菩薩是遍滿虛空的,不只在寺內,心至誠,就與佛相應。」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一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修行乃修自心,心若清淨,則一切無礙,度眾亦是在自心中度,不必出外塵勞,但住一處,即可隨緣度眾生,也不必專擇知識份子,一切眾生—胎、卵、濕、化四生都要平等度之,沒有分別,貧賤、愚癡、顛狂之輩,亦須度他們。」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一切法門中,以專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
「出家人就是在修六根對六塵的貪欲,解脫色身之束縛,不著五蘊的色相,坐無相禪,若著有相坐禪,或有形式的用功,則會增長我慢貢高,執有一個我在做什麼。依戒律的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
「出家要有願力—願成佛度眾生,依這個願力去行,才能成就,否則,出家沒有願力,不會有什麼結果。念阿彌陀佛,也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四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在客堂對信徒開示:「我們生是由業感而生,卻往往帶著更多的業而去,如果不知入佛門修淨業,在茫茫紅塵中,為聲色所役,為物質等欲樂所縛,貪嗔癡業造得越多,命終後,墮得越深。」
「既然知道進佛門,聽了佛法,便當多念佛、拜佛、布施,將來才有個好去處。學佛人念佛,便是要在紛紛擾擾的六根塵中,尋出一條超越生死輪迴的路,佛念得越多,善根增加,正念增長,才不會隨妄念業障流轉,才有辦法了生死。」
「要成佛道並非單純念佛而已。念佛可增加佛根種子,善根利的人,將來還會有因緣入佛門修行,修行人念佛,本身還須受種種的病難與劫厄,以消宿世來的業報,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種種的劫報,方能成就佛道。釋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經多少的阿僧祗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
「有的人不明白修行的個中緣由,謂出家人修行,也是病苦,也是災厄,也會這般死法。殊不知這色身外表的病痛,與外境上的災厄,雖然與世俗人等受無異,但是這靈性的昏與明,則大不相同。世俗人這般病厄災難後,命終時,靈光昏昧,為業所牽,仍不免墮落四生輪迴中,而修行人卻能捨下這一身的業塵,一點清徹靈明的心光,超越六道,直往西方,這是大殊特殊的。」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六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修行人就是要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業識順逆中求解脫,無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麼便宜之事,不經苦行,不經魔障,如何去歷練無明煩惱,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衝破魔境中的無明煩惱,方能得到解脫,也唯有捨下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掛礙,才能得到清淨解脫,才能顯出菩提心來。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進步的。」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九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開示:「念佛才能了生死。對於耳聞、眼見、鼻嗅、舌味、身觸、意念等,不去分別掛礙,則能得到解脫,這才是修行的意思。」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一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早上,老和尚在大殿外坐,某某師請示師父,如何用心念佛?老和尚說:「現前第一念是念佛,全知是佛念,就是一切音聲是念佛聲,鳥聲、車聲、人聲等皆是念佛、念法、念僧,攝一切音聲、一切現象界入佛音,勿為所轉。」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四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某某師請問老和尚:「如何能五蘊皆空?」老和尚說:「要達五蘊皆空,必須持戒、忍辱、勇猛精進,改脾性,必須打破無明,隨緣都好,如果起無明煩惱,人我鬥爭,那就可惜了。」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廿二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對傳某師開示:「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根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廿三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在客堂對出家弟子開示:「出家人若無戒律的約束熏習,則與俗家人無異。如果在人與人之間,仍起人非我是,則是未發菩提心,是犯戒。」
「離俗出家,若不能捨掉俗緣,仍掛礙家裏的人與事,則仍是不能超出三界。既已離俗,一切得依出家人法門修六度,若不能忍辱,不能捨棄比較勝負的世俗習氣,一切言語事務中怕吃虧,怕被人佔便宜,起人我爭執,仍是俗氣未脫。」
「修行乃是捨下身心,修一切功德,行菩薩道。發菩提心,發大願力,粗衣淡飯,一天得活,便修一天的行,今天不必掛礙明天的事,萬事隨緣。」
「四生之中,每一生類各有其習性、規律,其中以人道為最靈,餘三生類靈性較鈍,但人類所為卻是四生類中,最糊塗不智,行事也最無規律的。」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廿八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在廚房對眾開示:「在大叢林,當家、知客、庫頭有權統領,他們說的話,不論對或錯、是或非,只有聽從,沒有第二句話。」
「出家就是要修忍辱,若計人我是非,還是屬於世俗生死煩惱的況味,不是出家解脫的境界,凡事能行忍辱的人,則智慧漸明,當事一觸,智慧則通,知道該怎麼做,所謂的智慧如海,便是由忍辱中磨礪出來的,由此更能引發出神通。」
「我們這個色身會生老病死,有一天會丟棄,是沒有用的東西,我們要捨身,利用這軀殼來修苦行,磨礪它,不要太顧惜它,以祛對這形相的執著。一個苦行修圓滿的人,他的心會照出自己自性的靈光,會照出過去的事情來。」
「既已出家,當思解脫之道,以了生死,多念佛,種西方蓮池的種子,切不可隨他人的業障煩惱而轉,否則,業障越絞越深,將來墮落得也越深。」
「在廚房是在行普賢行願的,以前,觀音、文殊等諸大菩薩,都是從廚房中苦行出來的。在廚房要惜福,米泔菜葉不可輕損,不要說丟了可吃的食物沒有因果,戒神、監齋菩薩可都把你記入帳裏,將來還得做雞、鴨、豬、狗來吃這些。」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卅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除夕,老和尚對眾開示:「在大陸叢林,知客是壓制性的,他叫你坐,你就坐,叫站就站,不問對或錯,這為的是消業障。」
「叢林執事人是寺規的代表,是磨練無明的善知識,這些人,往往都以惡人的姿態示現,以種種不合常情的要求,要你去做,無非是要消你的分別業識,只有唯命是從,才能免去煩惱脾氣,消除貢高我慢,生卑下心,照這樣,才能消業障、開智慧,方是真正的修行境界。」
「出家了,非比在家人,要看破名利,淡然一切,不去攀緣,修行是自自然然的,你修到哪裡,韋馱菩薩自然擁護你到哪裡。要盡心常住的事情,才能增福慧,否則一輩子不能了脫。」
「如果生死已了脫,能弘法利生,屆時,雖然我們不求名利,名利自然也會跟著而來。」《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