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d216a1f550a.gif

廣公行持語錄()

※日期:一九八零年閏六月十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台南某寺悟某法師,年八十二歲,出家未久,偕同一位在家護法,一個月前由台南出發,參訪臺灣各地的寺廟,於昨日來到土城,掛單承天寺。清早,在客堂見到老和尚,請示老和尚修行之道。

老和尚說:「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這條路是比較慢,一心念佛,帶業往生西方,是最快的。」

悟某法師說:「我老年才出家,人生各種困難、危險的境界都經歷了,覺得這些對我來說,都不算什麼,可是現在出家了,卻覺得佛法老是讓我理解不過來,請師父慈悲開解。」

老和尚說:「老人家了,不要再想要學這個、搞那個,那是難有結果的,還是什麼都不管它,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最要緊。我看你根本沒有念。」

悟某法師說:「昨天上山來,匆匆忙忙,沒有時間念佛。」

老和尚說:「匆忙是我們這個身體在匆忙,念佛是用這個心在念佛,不相妨礙。有念佛的,和沒念佛的,來到這裏,我一看就知道了!一個有念佛的人,他的舉止行動,言談間會流出阿彌陀佛來,我看你來到這裏,心裏根本沒有帶半句佛號來。」

同來的護法居士問:「要怎樣念佛?」

老和尚說:「念佛就念佛,還要怎樣念。」

老和尚問悟某法師:「你在常住擔任什麼職事?」

「香燈。」悟某法師答。

「擔任香燈是最好利用來念佛的,一面擦擦抹抹地做事,一面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最好的。」老和尚說。

「可是,這樣子我會弄亂、會搞錯。」悟某法師答。

「這怎會弄錯?你身上穿的這件僧服,你就不會把它穿顛倒。」老和尚答。

※日期:一九八零年閏六月十五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下午,士林一位尼師—德某法師,與其兄、嫂、弟、妹等眷屬一行數人,來參見老和尚。德某尼師向老和尚介紹過其俗家眷屬後,請老和尚開示在家修持的法門。

老和尚說:「一子出家,七祖皆得度,你的家人由你來度他們,也就夠了,也最適合的,不必我這老人再來多話。」

「高僧大德的一句話,勝過我說千言,還是請老和尚慈悲指示。」德某尼師說。

「念佛。念佛是最好的。」老和尚說。

「念佛該怎麼念?」再問。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地念,不要嘴念心不念。念佛是最重要的,在家學佛要念佛,我們出家學佛,也要念佛,再學一些種菜、撿柴、劈柴、煮飯、掃地……,像從小學生學起一樣。」

「學佛要有像觀音、普賢、地藏等菩薩的誓願力,做一些人家不要做的事,吃一些人家不願吃的苦,這樣,才有道可修,那些成佛、做菩薩的,往往都是那些讓人家看為笨笨的人在成就的。」

「請老和尚告訴他們,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德某尼師說。

「做好人,不要做壞人。」老和尚答。

「……」

「我們來這世間,就是須要生活,衣食住這是免不了的,但是,我們賺的錢,吃能吃得飽,穿足夠穿得暖,基本上過得去便可以,不要貪,剩餘的錢拿去布施、做功德,這就是做好人。如果恣意地揮霍、享受,隨心所欲,不知節制,不會做功德,這就變成壞人。」老和尚答。

※日期:一九八零年閏六月十六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某某師到客堂來,常常一坐就開始論人眾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時間,今天又是如此,等某某師走後,老和尚就對傳某師說:「別人來與你談論是非,我們唯唯諾諾就好,不去參與,則對方自退,且自己亦不被度走,別人走錯路,自己不要跟上去。」

老和尚對佛學院男眾開示:「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用六根行事,仍是生滅法。年輕出家人,要好好努力修行,要提起重振佛法的志氣。」

晚殿后,老和尚在大殿旁納涼,某某師對老和尚說:「師父,我們在俗家時,父母兄弟六親眷屬朋友等,均以情份相牽繫,而出家也有師父、師兄弟、十方僧眾法侶等,若是起分別心,而有親疏情份在,這是否也會形成生死因?」

老和尚說:「我們說出家修心,心要怎麼修?就是沒有分別心,心淨則是佛。我們輪當執事人,與十方眾人接觸,就不能去分別對方,不論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對待,不起分別心,我們度眾生,就是以這無分別的心在度眾。俗家人不曉得這道理,凡事論好論壞、分是非、別愛憎;而我們出家人,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表面但唯唯諾諾,應付應付,不管是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別,不去執著它,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還一天到晚,說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論是論非的,這就是身出家,心沒有出家。我們說別人不好,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並不是對方不好,而是我們的眼睛看出去,耳朵聽到,在分別好壞,而這種分別,直接通到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起煩惱。」

「說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種惡念,如果我們不去分別,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如果我們看到不對的事情,或不如法的人,能夠心理明白,而不表現出來,那才是真功夫。」

※日期:一九八零年閏六月十八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出家,主要在演『忍』這場戲,演得過,就是佛菩薩。」

「所謂帶業往生,乃是佛菩薩誘導眾生念佛之餌,令眾生為了要帶業往生而精進念佛,等念到一心不亂、一念不生,沒有妄想,沒有惡念,則心達西方境。否則,帶業仍要轉人身。

「帶業往生借由這個餌,即能使眾生達一心不亂、一念不生的真正西方境,這是佛菩薩度眾生的方便法門。」

「出家人不貪執往生不往生,出家人要發願度眾生,這就是佛菩薩。」

「有所貪著,就有所掛礙,貪名利就掛礙名利之事,不會清淨。」

※日期:一九八零年八月十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在客堂對某某師說:「師父在時,要好好體會師父的意思,師父不在時,自有人會領導大眾修苦行,智慧自然會開出來,最重要的是要修忍辱,能忍辱則智慧生,智慧生則無明盡。」

「別人說我們,不論自己是對是錯,還是被冤枉,都唯唯諾諾,以不辯應之,心中不起煩惱,則智慧生,若是執理與人辯白,則無明起矣。」

※日期:一九八零年八月十三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在客堂對某某師開示:「俗家取才,出家修行是取德。靜坐昏沈是意識煩惱心所致。如果還有妄想,想要到哪兒,都還是業障。」

※日期: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六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出家人要與眾生廣結善緣,信徒來,我們要好好招待,這項行得圓滿,到後來自會開出我們的福慧來。所以,廣結眾生緣,對我們出家眾是非常重要的。」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月十七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別人對我們越是不好,我們越是要發慈悲心善待對方,要對他越好,越要度他,不可像俗人一般起嗔心、結怨仇,出家人心要無嗔。」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廿一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九歲

懺雲老法師與緇素四眾一行十多人,於佛七圓滿後上山,請老和尚開示。

老和尚在客堂對眾說:「世俗人耽於根塵的欲樂中,到頭來難免先樂後苦,而出家修苦行,雖然吃很多苦,但終究是先苦後樂。」

「看經講法,如果自己不實修,還是他人的東西,等於在數他人的家寶,仍然不能脫出生死牢。」

「萬法歸一宗,到最後還是要念阿彌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

「如果要練不倒單,先要從淡泊兩字開始學起,等到衣食住都能無礙,貪嗔癡也都消滅了,這樣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談到禪定功夫。」

「以前的祖師總是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默默無名,越是少攀緣,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緣,則意根散亂,心多驕滿則易失敗。道業若不成就,也枉費我們來出家。」

「如果我們真為修行,龍天護法自然擁護,自然身心無所畏懼,外物亦不能傷害我們。真正有修行的人,心無種種心,眾生皆樂見,人人皆有緣。」

懺老又問老和尚,他水里(水里是地名)的大殿蓋好後,該如何做利生的事?老和尚說:「不必掛礙那麼多,蓋好也是這樣,不蓋好也是這樣,要辦自己的事。我這承天寺也是一樣,蓋好也好,不蓋好也好,我也是這樣,想走也就走。」《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