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般若流泉篇 (7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佛像圖檔391604_316112348495726_1907199602_n.jpg

文殊菩薩化身為貧女的故事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關文殊菩薩的諸多故事,大多都與五台山有關。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常面對死亡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為什麼要行善更要求慧(中)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為什麼要行善更要求慧(上)

大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一句名言:「無內涵的思想是空的,無概念的直覺是盲的。」(Thoughts without contents are empty, intuitions without concepts are blined.)筆者認為行善的道理很類似,我們可以這麼說:「沒有善行的理論是空洞的,沒有智慧的善行是盲目的。」一個人如果僅能空口說白話,講述如何行善,卻始終做不出具體的善行,那麼這些道理講得再好也不過只是空談,效果便很有限。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誠則靈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慧雙修 圓滿佛道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果概觀

在敘述因果教育前, 我們應先對這「真理」有一明確、清楚的認知。 所謂「真理」必須是這道理此處是真實的, 他處亦是真實的;現在是真,過去是真,未來亦是真;你相信它存在,你不相信它亦存在。換言之, 真理必須是不局限於時間、空間而改變, 亦不受於人、事、物之不同而廢存。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是沒有真才實學的人,越是追求虛榮

 狐狸和猴子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在路上它們發現了一個洞穴,裡面有個神像和兩個瓶子。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寬恕容忍無怨仇 海闊天空任遨遊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聞聲救苦靡不應 人間處處有觀音~

做個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誠則靈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清代有名的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畢秋帆是江蘇鎮江人,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相媲美的《續資治通鑒》,就是他編纂的。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洗腳的水盆

羅怙羅尊者在年幼時,即追隨佛陀出家修行。初初修行,未滿十歲的他,仍有著童稚愛玩的天性,並且經常說謊戲弄他人。每當有居士向他詢問佛陀在何處,他便故弄玄虛,混淆視聽。若佛陀是在竹林精舍,便告訴對方佛陀在鷲峰山;若在畢缽羅窟,便告知在西尼迦窟,使得這些信眾奔波疲累,無法如願的禮見佛陀。當羅怙羅見到這些居士像傻瓜一樣地東奔西跑時,心中卻覺得十分有趣。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人應如何破除迷信

常常看到許許多多的家庭於家中有人往生之後,所感召的喪氣導致親人之間紛爭不斷、身體多病、事業失敗等等諸事不順家道中落厄運連連的現象,原本擁有的和諧安樂的家庭,常常無緣無故的一言不和瞬間陷於爭吵不斷、惡言相向、極難以溝通的困境,經營一向順手自信滿滿的事業,也沒由來的障礙重重、膠著困頓難以處理,一向自認為尚且健康硬朗的身體也不知緣由的突然逐漸老化、行動遲緩、筋骨酸軟、畏縮怕冷、極易疲勞、胸口束縛、鬱悶愁苦但卻又藥石無效,只能無奈的日日處於鬱悶愁苦焦慮消極煩躁不安的情緒之中,所有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一切變化恍如一場惡夢,但卻又如此真真實實的不斷的在生活周遭上演著,左思右想反覆思維但卻又百思不得其解無能得知緣由,更常常因為無法可尋而心生逃避畏縮甚而抱怨連連,滋生了更多更複雜的困境,帶來了更大更深層的苦痛,此種悲苦與無奈真是人間最大的煉獄啊!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肯定不懷疑的事物,不懷疑不肯定的事物

鶴林玄素禪師,俗姓馬,時人皆稱他為馬素,後來的人更模擬馬祖道一禪師而稱之為「馬祖」,可見其知名度似乎與馬祖相等。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既曰一切,何有除外

有一個農夫,禮請無相禪師到家裏來為他的亡妻誦經超度,佛事完畢以後,農夫問道:「禪師!你認為我的太太,能從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無相禪師照實說道:「當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只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無不得益。」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堅持悟道

  吾人於修行之過程中,常不願去研悟真理之所在,而著相於神通之顯化,世人抱著一觀究竟之心理,前往聖門參鸞,十之八、九不是要了悟鸞文,渡化眾生之啟示;而是希望到聖堂之後,是否得到仙佛之嘉勉,方願意深信仙佛之靈感,才入聖門學修。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