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封面:

因果圖鑑 地獄變相圖-序

舊版封面:

因果圖鑑 地獄變相圖-序

  佛言。人在三惡道難得脫。譬如周匝八萬四千里水中有一盲龜。龜從水中百歲一跳出頭。寧能值木孔不中。諸比丘言。百千萬歲尚恐不入也。所以者何。有時木在東龜在西。有時木在西龜在東。有時木在南龜在北。有時木在北龜在南,有時龜適出頭。木為風所吹在陸上。龜中百歲一出頭。尚有入孔中時。人在三惡道處。難得作人過於是龜。何以故。三惡處人。亦無所知識亦無法令。亦不知善惡。亦不知父母。亦不知佈施。更相瞰食強行食弱。如此曹人。身未曾離於屠剝膿血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惡人所更如是。

序一 淨空法師

    《華嚴經》云:「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森羅萬象,無一不從吾人心性變現。是故宇宙有無限維次空間,各 維次空間亦有芸芸眾生。無限維次空間,即佛家所云「法界」。一念純淨純善,高登極樂維次空間;一念瞋恚嫉妒,墮入地獄修羅法界。現代科學家透過極繁複的試 驗,逐漸發現事實真相;而釋迦牟尼佛於三千年前,早已將此自然法則,講述明白,後人紀錄會集而成《大藏經》。

  佛法傳入中國,與中國聖學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傳統聖教,以五 倫十義為綱領,自家庭教育為兒童奠定良好處世根基。隨後進入學校、社會,為國服務,所受薰陶,皆不偏離道德規範。特於縣市地區處處供奉城隍,展示閻羅十 殿,勸化人心,影響至深。即如不識字之販夫走卒,亦深明是非善惡,宅心仁厚。是故五千春秋歷史,政權幾經鼎革,文化歷久彌新;民風淳謹,恪盡本分;即遇戰 亂變故,亦能迅速安定。

  近百年來,西風東漸,崇尚科技,視倫理道德為封建,斥宗教教育 為迷信。背棄倫常、縱慾妄為,舉世動盪不安,千百年來所未曾有!仁人志士,深感恢復倫常道德之迫切;淨宗十三祖印光老法師高瞻遠矚,強調因果教育為至要。 近代畫家江逸子居士稟承師訓,苦心繪製「地獄變相圖」,巨幅長達五十米,勸導世人明因識果、去惡修善,獲得廣大迴響。為思普及,製作光碟,略為解說,並譯 為日、英等外語,流通海內外。今乃編輯精美畫冊,詳明其要,便於閱讀,亟欲引人時時警策,念念提攜,力挽狂瀾於亂世洪流。其深悲宏智,誠屬難能可貴!

  印祖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 明夫心性。」多有不信因果者,任意毀謗地獄苦果為古聖先王鎮撫民心之權說。殊不知,生命如長河,因果決不虛。大乘金句闡明心性至理,廣大精微,雖為今日科 技所遠不及。然如日本江本博士歷經十年研究,發現心念善惡確能轉化水結晶美醜,亦實證「十法界不離一心」之佛語。故知,善惡禍福,如影隨形,地獄極樂,自 作自受。閱覽地獄圖,細思聖賢語,今生來世,何去何從,智者必已了然於胸中。故人逸子是作也,余師本願也。囑為序,不以學陋文拙而不為,義不敢辭,責不能 貸也。

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釋淨空謹識

序二 聖嚴法師

  我在童年時代的大陸農村,每遇鄰里有人過世,邀請法師、齋公、 或道士,做超度薦亡道場,必會見到十殿閻王的地獄變相圖繪,一套十幀,懸掛於壇場的兩側,看了雖是似懂非懂,確有怵目驚心的感受!故知那是普勸世人改過遷 善的一種莊嚴用物,也是誘導世人深明因果報應的一種文宣工具。唯由於畫工粗陋,尚說不上有多少藝術價值。

  近得優婆夷謝淑琴女士轉來華藏淨宗學會出版,古閩江逸子老師恭繪的《因果圖鑑-地獄變相圖》並附釋文,以銅版紙精印的長卷圖軸及書冊本各一套,說是作者惠贈給我們法鼓山珍藏的,同時囑我為其再版寫序。

  江逸子老師畢竟既是虔誠的淨業行者,也是一位傑出的老畫家,所 畫的因果圖鑑,不僅能夠達成「闡明因果大道,普益群倫」的目的,兼具高度藝術創作的造詣。這是一幅「縱六十二點五公分,橫五○○○公分之巨構」,乃在民國 紀元「第二癸未之春開筆,不及一年,遂成此圖」,這是作者在五十餘載作畫以來,第一件大作品。因此他要說:「若非佛力加持」是不能成就的。

  這幅地獄變相圖,與此前我所見過的相比,多了文字解釋,也嘗試對墮獄者的衣著略略予以現代化,並且在地獄中見到了世界各大民族人種與各大宗教的「宗教人物、神職道侶」。足徵墮落地獄的眾生,應該是不分種族和宗教的。

  地獄的觀念,在世界各大宗教,都有介紹,並且相當強調,唯於早 期的漢文化中,只有陰陽二界,生者住於陽上,亡者則下至陰間。至於陰曹地府,十殿閻王,乃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帶來了六道流轉中的地獄信仰,才形成的。 特別是地獄變相圖的廣泛流傳,加上《地藏菩薩本願經》等普遍被民間持誦,地獄的懲惡罰罪,產生了警世導迷、移風易俗的功能,並且成了佛道二教共通的勸世教 材。

  在佛典中的地獄,梵語落迦,又譯為泥犁,有八大熱地獄及八大寒 地獄,以及孤地獄等;八大熱地獄又有十六小地獄。 《長阿含經》卷十九的「地獄品」中說,有八大地獄及十六小地獄。八大地獄的名稱是:想(等活)、黑繩、堆壓、叫喚、大叫喚、燒炙、大燒炙、無間;十六小地 獄的名稱是:黑沙、沸屎、五百釘、飢、渴、一銅釜、多銅釜、石磨、膿血、量火、灰河、鐵丸、釿斧、豺狼、劍樹、寒冰。 《俱舍論》卷十一亦說,八大地獄各有四方的四門,每一門外又各有四個遊增地獄,即是煻煨增、屍糞增、鋒刀增、烈河增。另有《順正理論》卷三十一,《立世阿 毘曇論》卷八等,對於地獄的刑罰,均有詳細的描述,說在地獄中有諸獄卒、驅迫墮獄罪人行種種酷刑的記述,已非地獄變相圖所繪者之所能及。尚有大小乘經論。 例如《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 《大毘婆沙論》卷百七十二,《大智度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四等,對於地獄都有大同小異的敘述,尤其是《正法念處經》自第五至第十五卷介紹的「地獄 品」,描述得極其細緻。足徵地獄的存在,以佛教而言,乃是諸佛、諸菩薩、諸阿羅漢共同一致的教說,所以也必須是佛教徒們共同一致的信仰。只是現代的佛教 界,著重人間疾苦的慈悲救濟,已少有人宣導地獄的觀念了。如今能有江逸子居士在淨空法師的全力支持下,適時畫出這套地獄變相圖來,真是功德無量的大事。

  此在印度,即有《正法念處經》卷四十八及《有部毘奈耶雜事》卷 十七等,稱歎彩繪地獄圖的功德。現存印度的阿羌塔第十七號石窟,以及中亞地方出土的廢寺遺蹟壁畫中,亦有描繪地獄眾生的種種受刑苦相。此外,有敦煌千佛洞 發現地獄變相的繪畫斷片,唐代段成式的《塔寺記》及宋代的《佛祖統紀》卷四十等,均提及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景公寺中門東壁的地獄變相圖面世之時,都人觀 之悚然而懼,皆不食肉,兩都的屠戶酒肆,亦為之轉業。佛教經中國傳入日本後,在日本自平安朝以來,也隨著對於閻魔王(中國亦稱閻羅天子)及地藏菩薩的信 仰,寺院壁畫之繪有地獄圖的記錄,亦是不少。

  也許是由於地獄景象的陰森恐怖,以致現代人,雖都會說六道五趣,大多不願細談地獄因果,如今難得有了江老師的圖釋鉅作,彩色鮮麗,筆法明快,既有勸世的功效,也具欣賞的價值。不論是站在哪一種角度,都是應該普及流通的,故樂為之序。

二○○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聖嚴撰於台北法鼓山丈室

序 徐醒民

  商書伊訓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古語云: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因果,經語皇皇。而今作善者如是少,作惡者如是多,何也?世出世法皆言,善惡之報,必通三世。報在今生者,事顯可見。報在次 生,或更在後者,內典史籍言之綦詳。生造殺盜淫妄業,死墮地獄餓鬼畜生。但以事隱,人不之見,致造三途惡業而不知,豈不悲哉。

  老友江逸子居士,悲心深遠,畫藝精湛,新作地獄變相圖,警惕人 世。諸如抱柱、火床、寒冰、膿血、糞屎、倒烤、抽筋、拔舌、剝皮、刀山、虎啖、割舌、油釜、鐵丸、火狗、毒蛇、蹲峰。如是諸地獄,不勝枚舉。一一獄中,罪 人無數。一一罪人,受無數苦刑。苦極而死,死而復生,生又受苦。《地藏經》云:「行惡眾生,業感如是。」夫惟業感,隨業現形而受,他人固不得而見之。不見 則不知其可畏焉。唐吳道子,為作獄變於景雲寺,是可見矣。但須跋涉至長安,觀於寺壁而已。今觀逸子,其作獄相於一長卷,人皆可見。如是苦果,事相顯而易 見。見而知畏,可謂幸矣。

  逸子運其神筆,依於經,察乎人事,不一年,成此巨構。淨空老和 尚,即囑依製千五百卷,分贈世界諸大博物館,暨諸大學圖書館,永久庋藏,適時展覽。甲申之冬,原作特展於日本京都西山光明寺。觀眾摩肩,歎為希有。光明寺 主柴田康英和尚,稱讚此展,乃光明寺八百年來,未曾有之盛事。

  京都展畢,函電紛馳,咸望編冊繫辭,流通周遍。逸子許之,依卷 編為一冊,附文以釋,題曰因果圖鑑。將付梓行,囑余為序。余展讀再三,視其圖,獄相畢現,此示惡果也。見果必俟徹見其因,方能深信。於是三復其文,見其散 韻隨宜,不泥一法,蓋出以變體,乃能暢說一切作惡者之惡念罪行。詳明墮獄之由,令人知因識果,轉相勸化。以是流傳,相期去惡為善,一轉念間,地獄可化為天 堂,進而階之以出三界。誠如是,人天歡喜,逸子欣然,余亦樂為序耳。

民紀第二乙酉年仲春下澣

廬江徐醒民識于臺中

緣起 江逸子

緣起

  甲辰年秋天,我習畫十載,而初辦畫展,展出歷來稱意之作百餘 幀,以就教於方家。而其中對我啟迪最深的,莫過於先師 雪廬老人。他在畫展序文中提到:「藝術之道,不可僅止娛於人而已,貴在道氣沛然,庶可淑世正俗,輔 弼教化焉。若宋之鄭俠繪流民圖,能令暴政趨仁;唐之吳道子作地獄變相圖於長安寺壁,致使屠戶放下孽刀,因而改業者夥。教化功深,可窺其一斑。遺憾者,斯作 今皆不傳,日後有緣,願汝亦構一圖,必獲諸天菩薩加護贊歎。」慚愧的是我當時年少,涉世未深,對於人間百態缺乏洞察之明,雖然當下恭謹允諾而不知從何下 筆,日後雖然兼瞻內典,卻著於梵像功夫,或偶繪經變圖,而對地獄變相仍無緣涉筆。

  直到前年中秋,故舊淨空老和尚來訪臺中蓮社,邀我見面暢敘,提 及城隍感應之囑,敦促我作地獄變相圖,且說:「圖成遂廣為流佈,其意誠真。」我答以:「甲子初度,我曾發願以一年之功,恭繪千手千眼觀音,為世析福。尚願 有生之年,再作一卷西方淨土變,以報 師恩。至於地獄圖,縈懷四十年之久,今既緣熟,豈敢推辭。但求圖成之時,乞請上人慈悲演說其義,以普化群迷,消弭一 切災厄,方為功德圓滿。」

  秉著懺悔之誠,於今春正月提筆,每當握管,總覺神隨筆馳,難以自休。一年未滿,遂成此卷。這其間有許多不可思議之處,也有許多悚惶悽慘之狀,令人不忍宣述,不得不信報應之可畏。但願有緣披讀者,惕戒在心,深明因果不空之要道,引以為鑑,方不愧此生為人,及菩薩之悲願。

癸未除日 夢蓮居士 江逸子 於澹寧齋 年六十六

前言

 宇宙定律 因果之源

  生死乃人生之大事,為宇宙之定律,也是宗教家所謂之「因果輪迴」道理。人因何而生,又因何而死,生前是何狀況?死後何去何從?眼前一切貧富貴賤,壽夭康疾以及愛恨情仇之種種現象,又當如何看待?豈可不嚴肅省思與對待。

  《論語》中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似乎已明白透露出生與死是息息相關的。生前之造作,死後由靈魂去算帳。又《易經‧繫辭坤卦文言》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雖未道及因果報應,其理業已道明了。

  故云:「緣乃因果母:六道由之生。」真是至誠至懇、纖毫不虛之 道理。又云:「萬法唯心造。」天堂、修羅、人間、餓鬼、畜生、地獄之六道,皆不離自心習氣所造作而成。人生際遇,或順或逆,無一不是自作自受,不必怨天尤 人。既知如此,何妨試捫心自問,眼前起何心動何念?大膽歸納恐怕只有「自私自利」四字而已。因自私而起貪念,貪不順遂而起瞋心,瞋失理性而生愚痴心,其中 習氣不外乎「財、色、名、食、睡」,錯綜糾葛而恣情縱慾,導致「殺、盜、淫、妄、酒。」為自己造罪及營造自殘的地獄。想到這裡真叫人不寒而慄。

  既知因果操之在己,若能及時改過向善,為時未晚,當先誠心自 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眼前一切福分,當思來之不易,應加厚培珍惜;眼前咎災禍殃頻仍,皆是前生自造,應當真心懺悔,承受而無怨。親近善知識(進德修 業),速離惡知識(淫亂邪行),竭誠奉行,必然境隨心轉,化殃為福。

眾聖來迎

因果圖鑑 地獄變相圖-序

一生成就在當下 六字洪名出乾坤

  六道形成,升墮無常,皆由習氣染著之輕重而別,故有苦樂無常,亦不離生滅輪迴之現象。因此謂:「六道輪迴,頭出頭沒,苦不堪言。」

  既知六道不究竟之苦,當嚴肅看待,如何能了生脫死,永不再墮輪迴?唯從「制心」做起,制心一處,萬緣放下,心不外攀,老實安分,自淨其意,是謂「淨念」,此即淨土念佛法門之要義。

  「念佛臨終見寶臺,寶幢寶蓋滿空排;彌陀勢至觀音等,合掌相隨歸去來。」此乃念佛成就之境界。

  阿彌陀佛,以無比慈悲願力,成就清淨、平等、光明、無染的極樂 淨土,只要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以真誠信心與堅定願力,懇切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至臨命終時,必蒙阿彌陀佛親率菩薩聖眾,前來接引往生極樂淨土,永不墮 六道生死輪迴。念佛往生是諸修行中最為便捷之法門,古德讚云:「當生成就」,並且是「萬人修萬人去」之殊勝法門。只要是非人我全放下,一句阿彌陀佛鎖心 頭,堅定「信、願、行」三資糧,由生入熟,由熟而純,自然去穢存淨,何愁淨業不成?況念佛人心,與佛同心,與佛同願,與佛同悲之不迴向法門。以清淨心感清 淨佛,心心相應、融為不二,當下遂生淨土,故云:「法門無量,念佛第一。」其殊勝之處在此。

駕鶴西歸

因果圖鑑 地獄變相圖-序

瑤池咫尺寸心近 黃鶴只乘厚德人

  古德云:「人成佛成」,可見成佛非憑空想像,亦非盲修瞎練所能 成就,必須落實在「依教奉行」,唯真唯誠,堅持信願與實踐,且終生不倦不疲,先成就人格,方能了道。佛經云:「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絕非龍蛇雜 處之地,是個「清淨、平等、正覺」共同信念之殊勝世界:方稱之極樂。

  成就人格,首重五常,仁義禮智信者,乃做人基本原則。仁者:乃 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為基礎,處世待人,心存厚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深恤民疾,不惹煩惱。義者:言行舉止,無不公正合宜,不起竊心,不佔便 宜,不偏不倚,俯仰無愧。禮者:潔身自愛,知節用和,克己制慾,不涉姦亂,端正心思,以德治事。智者:隨順不染,明白事理,不可感情用事,不瞋不怒,平心 靜氣,臨事不亂。信者:民無信不立,與人交往,言必合宜,絕不食言,不妄言,不輕諾,言既出,事必行。此五常者,成就人格之本,可謂之積德修善之人也,縱 然未能往生極樂,臨終必升天堂,安然自在,道遙享受天福。

重得人身

因果圖鑑 地獄變相圖-序

五戒成人格 七佛尚蟻身

  佛教《雜阿含經》云:「人身難得,猶如盲龜遇浮木孔。」然而既 得人身,卻命在呼吸間,一氣不來,就結束生命。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再者,佛在靈山指一隻螞蟻與其弟子說:「已經過七尊佛出世,此蟻尚未脫離蟻身。」可見 得一人身何其難也。但要了生脫死,不入生死輪迴,唯以人身才能修行。

  欲想來世再得人身,必須在此生建立端正人格,必須守住五戒。五 戒者:一、不殺生;仁也,二、不偷盜;義也,三、不邪淫;禮也,四、不妄語;信也,五、不飲酒;智也。此乃佛門五戒,其與儒家五常息息相關,是成就人格的 基本條件。至於既得人身,何以又有「富貴貧賤之別,恩怨情仇之苦」?這一切皆肇因於個人宿世造業有善惡多寡之別。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 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應知因緣果報,非由上帝、閻王安排,而是自作自受,故曰:「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因果各人了。」

魂歸地府

因果圖鑑 地獄變相圖-序

人天已無分 地獄卻有緣

  「去年你哭他,今年我哭你,怕是明年人,又向我燒紙。」這是人生,數十寒暑而已。幾人莊重想過?幾人覺悟?今生享福轉成孽,來生持孽招何門,五常不遵綱倫散,十善不修萬惡滋。世間無人格,人身豈有分?

  瞬間,鏡中影傴僂,不復少年身。轉眼無常到,不論俗與僧,將相王侯俱往事,獨挑罪業任浮沉。孤魂無助黃泉道,奠肴生冷足下燈,飄飄忽忽山海路,無奈回來地獄門,回頭一望嘆口氣,誤人誤己能怨誰。

地獄門前

因果圖鑑 地獄變相圖-序

陰風寒沁骨 無常攝幽魂

  生死陰陽, 寄在呼吸間,一氣不來成永隔,呼天搶地也枉然。此時,一切都完了,悔之晚矣。眼前但見一片迷朦昏暗,似乎只有一盞游絲般的微弱寒光,隱約帶領著無助的幽魂 緩緩前進,回頭一看, 「唉喲!我來了,你怎麼也來了?他怎麼也跟著來了?」 一票都是熟面孔,原來是生前一起造業的同夥。抬頭一望,「喝!怎麼?那不是大總統麼?還有那政府要員、民意代表,無一不是熟面孔。怎麼也個個面無人色,混 雜在眾魂中,當日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氣勢今安在?」更令人費解的是,怎麼又有一批高知識分子,以及標榜傳道解惑的教師、僧侶及神職人員,也在簇擁的遊魂 中,且哭且啼令人鼻酸!

  突然一聲霹靂般的吼道:「你又來了!」此時個個膽戰心驚,只見一位身高丈餘,渾身火焰,手執鋼叉、身纏鐵蛇、青面獠牙、猙獰可怖的鬼王吆喝著,原來前面已是 地獄門,來相迎的正是黑白無常,以及判官鬼役。白無常搖著白羽扇;黑無常捧著鐵算盤,正所謂「一扇揮不去,老帳此時結。」紅袍判官手掀生死簿,口喝著前來 報到的幽魂,雖然雙腿已軟,身子卻情不自禁的飄過地獄門。

業相現形

因果圖鑑 地獄變相圖-序

一瞋出厲鬼 形影不離身

  飄過地獄門,巍巍鐵鑄的山巖峭壁,冒著終古不熄的赤燄,一望而無際。報到後的幽魂,不分貧富貴賤或男女老少,每人身邊都伴著一位猙獰可怖的厲鬼「隨從」,如影隨形;以鐵鍊套頸,牙棒摧身,拖拉前進。這些夜叉厲鬼,隨情緒而變色異形,或青、或綠,或人、或獸,十分恐怖。

  地獄所有種種現象,無一不是自己因地造孽之形現,應知生前做盡損人利己,尖酸刻薄,仗勢凌人,性情殘酷,喜怒無常等事,或言語、或行為無所不用其極。地獄種種可怖現象、殘酷無情,皆是自己孽緣的發酵,加乘於百千萬倍來回報自身而已。

  唉! 極樂、天堂的自在,是清淨心與善良心所成就;地獄、畜生之痛苦,當然也是罪孽惡習所使然。同是一個心,卻有兩樣情,怨誰呢?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地獄無門休咎自取。」地獄之陰森恐怖,閻王判官,夜叉厲鬼,無一不是「心鏡」的反映,墮地獄來承受自己良心的審判,罪業的摧殘。是謂「因果報應,絲毫不 爽。」半點不由人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懺悔 的頭像
    懺悔

    身心靈暨學佛資源分享

    懺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