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提升的特效藥(下)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這一個月大量誦經,誦了250遍《六祖壇經》,才能感覺黑氣(負能量)消散得比較快,誦經過程中,更能理解六祖大師的傳法內容,真的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就如同一個人想要減肥,如果只是「想減重」,也只是想想而已,口念心不行,沒有行動,一輩子不會減重成功,更何況是旁人勸誡他:「你要減重,為身體好」,更是壓力來源。
對比之前誦經,真的誦完一部,都要休息很久,因為心不定,心浮氣躁,定力不足。常安慰自己至少有誦經,但經文真的很多,沒有下定決心一輩子也消不完,需要有積極的還債心態,及生起出離心,才能提昇心性。透過大量誦經,定力及堅持度也會提升,心性才能轉得快。
相較後期誦經時,每天時間都過得特別快,因為自己一直在看時間,有空檔就是誦經。因為需要早起誦經及工作,時間真的不能浪費,過程中專注在經文,心無旁騖,如阿伯說:「誦經雖然是嘴巴在誦,但專注力也要足夠,否則功德力會較不足;再者,誦經時,應當心無旁騖,較能把經義融會貫通,以發揮經典最大的作用。」
精舍有位師姐心性提升的非常快,主要是因為他認真唸誦經文,以及勤做渡眾的事務,這一類修偏入外道的業障,還是需要清淨的法藥,才能清洗自身的污垢,我要抱持著這樣的心態,才能讓心性提升。
雖然還未消完修偏入外道的業障,但這過程中收穫很多,面對自己的生活,我理解到不管好壞,都是自己的造作,煩惱和麻煩都是自找的,所以需要自己真誠面對生活,要真誠懺悔,要真正面對問題,一切才能往善的方向發展。
習慣造就了自己的習性,養成好習性及好心性,是自己的責任。每天的造作成為今天自己,累世的造作成為現在的自己。黑氣重也是自己造作的成果,更需要下定決心、毅力,才能消除。能找到一條回家的路,真的不容易,更需要精進修行。
人生最重要的是修行,修行最重要的是遵守戒律,行道才能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世界越亂,心必須越定。人生修行、修鍊最重要的兩件事:
1.消除累世黑氣(外道願及所有的黑氣)」拔除累世所造諸惡業。
2.修鍊心性,修鍊神識。
自己還是必須更加努力,才能有所突破。
感謝能到牟尼精舍,有修行因緣,更有修鍊的機會。得人身不易,有修行因緣不易,有修鍊自己神識的機會更是不易,需再更努力才能突破。
(分享完畢)
本文的結果真是令人替分享者感到開心,他一個月內有毅力地唸了250次《六祖壇經》,心性快速提升。理解到「不管好壞,都是自己的造作,煩惱麻煩都是自找的,所以需要自己真誠面對生活,要真誠懺悔,要真正面對問題」,這就是唸經能帶給我們的正面影響,每天精勤地誦經,想法觀念自然會改變。
心性提升有許多方法,上述文章提到請示的師姐,她本身除了每天認真唸誦《六祖壇經》外,自己三天兩頭也分享個人的因果案例,來勸化眾生。小編調查後了解,她分享的文章超過三十篇以上,皆已收錄於精舍渡眾案例內,發布給台灣以及國外的地區流通。
寫這些分享有什麼影響?撰寫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省思,思索經文內容與開示內容,問問自己的懺悔心,想想佛法是什麼……等,這些就是讓清淨心持續地在腦海中洗禮。要消除過去修偏入外道的業力,方法就是提起清淨心,來洗清我們被汙染的心靈,所以師姐黑氣負能量消得很快。
具小編了解,這位分享者,也是常寫感應文的分享者之一,除此之外,自己也參與許多渡眾的活動。比如說,分享自己的案例讓人家知道,分享的過程得持續的思考經文內容,敘說如何懺悔,如何求得原諒……等,這些也是反覆複習經文要教我們的內容。
這一類修偏入外道的業障,主要是汙染心性,您可以在唸誦經文之餘,透過以下的方式提升心性,這樣包準可以快速消除外道相關的業障:
1.請定時分享個人的案例,寫文章調整心態,唸誦經文更順暢。
2.持續的行善:發善書、勸化人心、轉發心靈圖片或小語、錄製有聲書……等。
過去修偏入外道的業障並不是小事,佛菩薩開立的經文數字,也是有參考依據。如果您的心靈真的沒有轉換,屆時迴向的時候,可能還要補唸好多次!要「面對現實」,上述兩個例子是因為做了許多渡眾的事蹟,並且透過寫文章與分享案例,透過佛法觀念,持續轉化心性,才能讓心態轉化順利提升。並且,上述兩個案例,也都是很認真唸經的分享者,這些都有影響。
如果您有過去修偏入外道的業障,請務必優先處理,才能從根本斷除掉惡緣。請撐住,好好努力,加油。
本文來自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網站連結: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
【牟尼精舍簡介】:
我們不接受供養、不收錢、不推銷、也不強迫修行,單純義務只求能結善緣解決您的問題;我們專解因果事件、因果問題、治因果病、…,無論婚姻、家庭、事業、家族、痼疾、學業、…等人生不順遂的問題均能請示!歡迎有醫生看到沒醫生、有神問到沒神者,人生遇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仍不得其解的有緣人,不妨一試。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