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毘摩天望得大富緣
從前在印度有兄弟二人,他們家計貧困。哥哥篤信印度財神毘摩天,日夜精懃禮拜,祈求能得大富。他平時則叫弟弟去耕田種殖。
就這樣哥哥如是求請,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感動了毘摩天神。毘摩天神很同情這對兄弟,於是變化成弟弟的模樣,來到哥哥的面前。
哥哥見弟弟沒去耕種,非常生氣,破口大罵:「幹嘛不去耕田,跑來這裡做什麼?」
化作弟弟的天神說:「我看哥哥老是在廟裡,晝夜祈請,希望能得大富。所以我今日不想這麼辛苦去耕種了,我也想學你,齋戒求願,望獲大富。」
哥哥教訓弟弟:「你不去田裡耕耘下種,怎麼可能獲得財富?」
弟弟反問道:「真的是要耕耘才會有收穫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你在廟裡這麼努力拜神又有何益?」
哥哥頓時啞口無言,為之語塞。
這時毘摩天現出天神的原形,對哥哥說:「以我今日之神力,要幫助你是沒有困難的,只要你今後及時修行布施,來日自可獲致財富。但因你兄弟倆前生不修布施善行,故使你們今生面臨貧窮窘境。
雖然你日夜精懃求我幫你獲得富饒財寶,又怎麼可能如願?
就好比一棵芒果樹,若欲於冬時收割芒果,就算你奉事上百、上千個天神,欲求得到芒果,但因時節不對,也不可能得到。
你的情形也是如此,過去前生不修善因,現在反過來向我祈求大富,也是不可得。我希望你能明白,善果若成熟時,就算你不求,也會自得。」
天神接著便說出以下的偈言:
「福業如果熟 不以祠祀得
人乘持戒車 後得至天上
定智如燈滅 得至於無為
一切由行得 求天何所為」
上開偈言的大意是說:福業一旦成熟,就算不去求神拜佛,也一樣會獲得財富。該是你的就一定跑不掉;不該是你的,縱然是機關算盡也是枉然,還不如依正道而行。人若持戒,來世定能生天。修行戒、定、慧,則能熄滅一切煩惱。如果一切的一切都可以由自己的善惡行為決定,那麼求神拜佛又有何益?
-------------------------------------------------------------
《雜寶藏經》求毘摩天望得大富緣--原文:
昔有兄弟二人。家計貧困。兄常日夕。精懃禮拜求毘摩天。望得大富。而遣其弟。耕田種殖。如是求請。經歷多時。時毘摩天。化作其弟。至其兄邊。兄瞋弟言。何不墾殖。來此何為。時弟答言。兄在天寺。晝夜祈請。望得大富。弟於今日。亦欲效兄。齋戒求願。望獲大富。兄語弟言。卿不耕田下於種子。財𥼆豐有。何由可獲。弟答兄言。實以種故。而收獲耶。兄不能報。於是毘摩天。還復天像。而語之言。今我之力。正可助汝。及於今日。修行布施。然後可富。而汝往因。不修布施。故使貧窮。今雖日夜精懃求我富饒財寶。將何可獲。如菴婆羅樹。若於冬時。雖復奉事百千天神欲求於果。果不可得。汝亦如是。先不修因。而於我所。欲求大富。亦不可得。果若熟時。不求自得。而說偈言。
福業如果熟 不以祠祀得
人乘持戒車 後得至天上
定智如燈滅 得至於無為
一切由行得 求天何所為